学科群动态
陈焕春院士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核心提示: 9月1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在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厅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为题给2020级研究生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陈焕春院士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学通社记者 万思邑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李帆)9月1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在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厅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为题给2020级研究生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报告会以主会场和线上分会场同时举行。

 报告会伊始,陈焕春院士结合一系列数据介绍了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主要成就与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育种技术极大提升,并带来了巨大的种业革命和经济社会效益;肥料和饲料的工业化发展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植保和兽医科技飞速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为农业保驾护航;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快捷,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公司集团化及包产到户机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我国农业也面临经济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大难题。“改革开放后人民能吃饱饭,现在的需求就是让食物安全放心、优质美味、价廉物美。”陈焕春院士指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工业化与现代化是破解当前我国农业难题的关键。

 陈焕春院士通过对生物农业产业的种类介绍引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并指出我国要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必须由植物农业向动物农业转变。他提出,我国正经历快速发展时期,但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生物农业产业面临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害危害严重、饲料与肥料资源短缺、自动化程度低、食品加工落后等六大核心问题,并分别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人口多,对粮食需求大,当下竞争最激烈的农业市场就在中国。我国应抓住生物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陈焕春院士向同学们介绍了乡村振兴计划行动。他表示,乡村振兴关键是把农业科技创新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前提是要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他强调了我国山区、平原区及耕地、草地、蓝色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并讲述了乡村振兴的要求及新农村“建设便于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节约型的现代化小乡镇”目标,描绘了“青山绿水,美丽富饶”的乡村建设总目标。

 关于农业人才培养,陈焕春院士提出了构建高水平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与建议。“我们培养的人才应立足中国农业实际,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并能够面向国际,熟悉掌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建立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生命共同体,努力造就大批高层次创新、创造、创业人才。”

 分享过后,陈焕春院士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园艺林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沈玥说:“陈焕春院士通过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及挑战,引出了当前农业科学领域经济效益、食品安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的突出困难,阐明了农业科技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作为农业类院校学生,我们应该立足校本文化特色及专业学科特点,通过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操作技能、臻美高尚品格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已任,扎实将学校新农科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实落地,做勇创新、高层次、保质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

 审核人:镇志勇

 

CopyRight©2001-2010 版权所有: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邮编:430070 电话:+86-27-87280670 Fax:+86-27-87280670